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
2021-06-19 17:15:34
  • 0
  • 0
  • 11
  • 0

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

吴国发
(2021年5月28日)


钱天白于1945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3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专业为无线电技术。大学毕业后,先在辽宁省辽阳市一个盲人小工厂工作,后来到五机部计算站(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前身)工作,再到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工作。1998年5月,钱天白心脏病突发逝世,时年53岁。

钱天白生前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员,CNNIC(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安全专家组成员。

钱天白对中国的互联网(Internet)做出了三大贡献:其一,钱天白通过因特网(Internet)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为中国拉开了Internet的帷幕;其二,钱天白代表中国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其三,钱天白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外国的历史,把此服务器放在北京,使中国获得了顶级域名CN的主权。因此,钱天白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首发电子邮件,为中国拉开因特网帷幕

因特网(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ARPAnet于1969年建成投入使用。因特网的早期用途主要是收发电子邮件和在特定网络区间分享文字信息。

中国的因特网(称为中国互联网)起始于1986年。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启动,其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 钱天白时任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钱天白于9月14日从这个节点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直译是:越过长城,我们能够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样,钱天白就为中国拉开了因特网(Internet)的帷幕。中国把Internet称为互联网。这封电子邮件的发出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的PAD机,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D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为300bps(每秒300比特)。

随后,1987年10月,钱天白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普林斯顿举行的国际互联网交流会议。这是中国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类似的国际会议上,令与会的欧美国家代表惊讶。从那以后,用钱天白自己的话说,他“就绑在这个网络战车上了”。

注册顶级域名CN,在北京建立域名服务器

全球因特网上的单位(计算机、网站等)有两个名称,一个名称是IP地址,另一个名称是域名(Domain Name)。IP地址由四段数字组成,两段数字之间用点(•)隔开。域名由字符(英文字母、数字等)和点(•)组成,中间由点(•)分隔开。最右边的点加其后的几个字符称为顶级域名。例如,.com(商业),.net(网络),.edu(教育),.org(组织),都是顶级域名。域名中,字母的大写与小写无区别。IP地址与域名是一一对应的。IP地址很难记忆,域名容易记忆。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顶级域名。中国的顶级域名是.cn;俄罗斯的顶级域名是.ru;中国香港的顶级域名是.hk。

为了简便,也可以把顶级域名的点(•)省略。这样,中国域名就是CN.

早期域名注册登记的机构主要是美国的InterNIC(The Internet'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因特网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是SRI-NIC(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代表中国正式在SRI-NIC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从此,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建在了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北京的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由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钱华林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国互联网的开创者之一。从此,中国有了顶级域名CN的主权。

建设中国互联网的早期主干网和管理机构

钱天白在国家互联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9年10月,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项目,国内命名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世界银行命名为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简称NCFC,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正式立项。11月,该项目正式启动。NCFC是由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的一个高技术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由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教委配套投资和支持。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当时立项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三个单位的合作,搞好NCFC主干网和三个院校网的建设。NCFC主干网是中国互联网的早期主干网。钱天白是NCFC规划和建设的领导者之一。

1993年12月,NCFC主干网工程完工,采用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将三个院校网互连。

1994年4月20日,中国NCFC主干网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1996年1月,中国互联网全国骨干网ChinaNet建成并正式开通,开始提供服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于1997年6月3日组建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钱天白在CNNIC的筹备、建设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钱天白任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参与领导CNNIC的运行和管理。

此外,钱天白作为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安全专家组成员,为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电视台于1997 年 6 月 17 日在《东方时空》栏目《东方之子》版块中播出了《计算机网络专家钱天白》的专辑,详细介绍了钱天白的成就。

钱天白说:“到了1996年,看到在中国无论是在宣传媒体还是周围的各行各业都开始掀起网络热,我当然很高兴,因为觉得是我十年以来做的一个梦。”钱天白的梦想实现了!

模范儿子,模范丈夫,模范哥哥

钱天白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他对待父母、妻子、兄弟姐妹也同样作得很好,堪称做人的楷模。在父母的眼中,钱天白是孝顺的儿子;在妻子的眼中,他是情义深厚的丈夫;在弟弟妹妹眼中,他是可亲可敬的兄长。

钱天白兄弟姐妹共七人。1968年,钱天白大学毕业,月工资40多元(相当于现在12000多元)。他在工资中拿出15元资助弟弟上学。

钱天白婚后不久,发现妻子患有重病。为了照顾、救治妻子,他花费了近20年的漫长岁月。他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四处为妻子求医问药。不幸,1993年,妻子去世。

祸不单行,他送走了妻子之后,父亲又一病不起。五年里,钱天白只要一有假期,就会立刻飞回老家无锡,对父母尽孝心。端屎、端尿,喂饭,翻身,伺候得细致周到。

钱天白为事业和家庭耗尽了精力,未能照顾好自己。1998年5月,钱天白心脏病突发,过早地离开了他无比热爱而又极其需要他继续为之奋斗的互联网事业,享年仅仅53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