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英雄孙玉国
2021-07-07 17:35:55
  • 0
  • 0
  • 11
  • 0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英雄孙玉国

吴国发

(2021年6月27日)

内容提要: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珍宝岛,孙玉国指挥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胜利;因此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逐步升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本文叙述了孙玉国在珍宝岛守卫备战、指挥自卫反击战、在中共九大受到毛主席的赞扬以及降职后的工作情况。孙玉国一直保持了解放军英雄本色。

关键词:毛主席 孙玉国 战斗英雄 珍宝岛 解放军 苏联军队

孙玉国,辽宁省沈阳市人;1941年出生,1961年入伍,1964年入党。他领导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降职转业后任国营企业负责人。

(一)担任珍宝岛边防站站长,勤苦备战

1958年7月至1961年9月,孙玉国在沈阳冶金机械厂当工人。

孙玉国于1961年9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1年9月至1963年1月,孙玉国是辽宁省公安总队1支队、某部炮兵连战士。

1963年1月至1965年6月,孙玉国先后当黑龙江省虎饶边境工作站勤务连战士、文书、司务长。

1965年6月至1969年6月,孙玉国先后任黑龙江省饶河边防站、黑龙江军区合江师第三边防连边防站的管理员,副政治指导员,站长(正连职)。珍宝岛就在他的站点的辖区内。

珍宝岛(苏联称为达曼斯基岛)是位于乌苏里江的一个面积仅为0.74平方千米的江心洲,面积只有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大。小岛的西侧距离中国200米,东侧距离俄罗斯300米。由于小岛的外形像是一个元宝,因此得名珍宝岛。

孙玉国没有什么特殊背景;文化水平也不高(初中毕业),没有在军事院校学习的经历。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之前,他没打过仗。

对于苏联可能的侵略,孙玉国从未懈怠。他决心不负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保护祖国的神圣领土。在他担任边防站站长期间,他在带队巡逻附近区域时一直留意着周围地形,并且努力记录下来。孙玉国记忆力很好。几年下来,孙玉国将周围的地形已经记得烂熟。

孙玉国与边防站的战士一起,每天巡逻,过着单调而有意义的生活。然而,战争的阴云正在珍宝岛的上空聚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屡次爆发冲突。双方已久的积怨,就如同堆积的火药,只要有一点点火星,就会引发巨大的爆炸。

中苏双方关于珍宝岛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双方经历了多次谈判,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对华政策更加强硬。

1964年以后,苏联在中苏边界大量增兵,恶化边界形势,制造了一系列流血事件。双方在边境争议地带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从1964年到1968年,在漫长的中苏边境线上,苏军挑起冲突事件达4189起。

1969年初,中苏两国围绕主权问题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边境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在珍宝岛,我们的边防军与苏联的边防军从最初的口角争吵,变成了拳脚相加,然后发展到用棍棒对打。

我国在珍宝岛周边地区只有一个边防站的30多名士兵。这显然不足以应对可能爆发的冲突。鉴于边境局势日趋紧张,中央军委向该地区调遣了边防军。

下图:孙玉国学习毛主席语录

https://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5%AD%99%E7%8E%89%E5%9B%BD&correct=%E5%AD%99%E7%8E%89%E5%9B%BD&ancestor=list&cmsid=bf8044133d7c258cbd06de99e338ccf6&cmras=0&cn=0&gn=0&kn=0&crn=0&bxn=20&fsn=80&cuben=0&pornn=0&manun=9&adstar=0&clw=250#id=4ca422236f60ccb6f42f6ffb61aba779&currsn=0&ps=61&pc=61

(二)指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立下功勋

1969年3月2日上午,气温接近零下30度。孙玉国仍然冒着寒风和生命危险率领小分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上午8时,孙玉国带领小分队刚登上珍宝岛,苏军马上集结70多人的兵力,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分路侵入珍宝岛,列开战斗队形逼近中国巡逻小分队。孙玉国敏锐地发现,苏联军队还有一部兵力偷偷向中国小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他预感到,这次苏军预先有谋划,准备充分,来势凶猛。面对入侵苏军,孙玉国挺身而出,高声喊道:这里是中国领土,你们必须马上撤回;否则,一切后果你们必须全部承担。但苏军不顾孙玉国的警告,命令冲在前边的40多人突然向我巡逻小分队开枪,当场打死我军6名战士。在这种形势下,孙玉国被迫下令:“开火!” 不到五分钟,中国边防军就打死打伤40多名苏军,击毙了带队的苏军等7人。

中国巡逻小分队第二小组士兵听到枪声后,也给偷偷绕到侧后的苏军以沉重打击。孙玉国指挥我边防巡逻小分队向入侵苏军发起反击,只用一个多小时,便击退了入侵的苏军。下午一时多,苏军仓皇撤走。

3月2日的交战之后,双方对峙了半个月。

苏军不甘心失败。苏军做了10多天的准备后,在珍宝岛集结了20辆坦克(很包括先进的T-62坦克),30多辆装甲车,200多名步兵。中国则派遣300余名边防军战士,增加了反坦克兵力,并且部署了炮兵部队。

3月15日,震惊世界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终于爆发了。

在苏军15日入侵珍宝岛之前,孙玉国率领几十名边防军埋伏在了岛上。为了防止苏联军队从岛西侧封冻的江面包抄我军,工兵还在岛西侧封冻的江面上部署了反坦克地雷。

3月15日上午8时许,苏军先派出60余人,在7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北端侵入珍宝岛。已经在冰天雪地里数日还未得到休息的孙玉国,依然带领着岛上埋伏的中国边防军与苏联军队展开激战。我军凭借有利地形打击苏军,击毁了苏军3辆装甲车。苏军措手不及,被迫后撤。

下午3点半,苏军派出了4辆T-62坦克,企图从岛南侧迂回解放军阵地。但是,苏军在行进途中驶入了我军预先部署的雷区。失去了装甲优势的苏军被迫撤退。

随后,在下午5时许,苏军在5辆坦克、12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再次登岛。孙玉国带领士兵利用地形优势与苏军周旋、战斗。双方激战数小时后,苏军撤退。

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共打死打伤苏军60余人(其中击毙38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卡车各一辆。在这场战斗中,苏军上校指挥官列昂诺夫、中校指挥官杨辛被击毙。苏军一辆T-62型坦克也被我军炸瘫滞留在我方江叉中。这辆坦克后来被放置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室内。

由于武器装备落后,我国(包括边防部队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牺牲68人,伤亡的总人数比苏军多一些。但是,苏军登岛的企图却被彻底粉碎,中国达到了既定的军事目的。

孙玉国指挥中国边防部队,在珍宝岛给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打出了军威国威。珍宝岛战役以我军的胜利苏军的惨败而告终。

(三)受到毛主席赞扬,职务不断提高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九大的代表多数是工农兵。孙玉国被选为中共九大的代表。

中共九大举行了三次全体会议。在全体会议的主席台第一排,毛主席左侧是林彪、陈伯达、康生等人,毛主席右侧是周恩来、董必武、朱德等共和国元老。

在4月14日的全体会议上,毛主席首先说:“今天的议事日程有三项,一是要通过林彪同志的报告,是代表党中央的政治报告;第二要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三,还有几个同志讲话。”在大会上讲话的有周恩来,陈伯达,康生,黄永胜,王洪文,陈永贵,孙玉国,尉凤英。

在陈永贵讲话后,毛主席说:“现在请一位同志讲话,孙玉国同志,这位是珍宝岛的,前次战斗,就是三月十五日战斗,就是他在那里指挥的。”孙玉国讲完后,毛主席、林彪、周恩来和中央碰头会的全体同志起立鼓掌。毛主席当场问孙玉国的年龄、籍贯等。

孙玉国回答了毛主席的提问后,激动地走到主席台正中,用尽全身力气喊道:“毛主席万岁!”然后,他行了一个正式的军礼,并握住了毛主席伸出的手。

孙玉国接着想和坐在毛泽东右侧的周恩来握手,周恩来赶紧站起来向左边一指。孙玉国会意了,到林彪跟前敬礼、握手。林彪用手向右边一指说:“总理”。原本想向左去的孙玉国立即返回右边和周恩来握手;顺势又要和董必武等元老握手,周恩来向左边一指,孙玉国返回左边与陈伯达、康生等人握手,孙玉国再到右边同元老们都握了手。然后,现场的代表们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随即,毛主席热情地即席演讲:“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在党代会庄严的讲台上,出现上述情况,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1969年9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战斗英雄”称号。

此后,孙玉国的位置不断上升:1969年6月至1972年9月,任陆军团副团长;1972年9月至1973年12月,任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团团长;1973年12月至1974年2月,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74年2月至1977年10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10月,被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党的九大以后,孙玉国根据党组织安排,到全国很多地方做报告,讲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情况。孙玉国成了全国尽人皆知的英雄。

1974年3月至7月,孙玉国参加了中央举办的第三期读书班。根据读书班办公室的安排,经王洪文(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同意,孙玉国带领第九班学员到总参谋部开展“批林批孔”运动。1976年4月至8月,孙玉国又积极参加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这两场运动都是毛主席发动的。孙玉国积极参加这两场运动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四)任职国有企业,成为商战强人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10月6日,中国的政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动。孙玉国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戏剧性变化。1977年7月1日,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孙玉国被停职审查。同年10月5日,经党中央批准,免去其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职务。孙玉国被隔离审查一年多,两年才完全恢复自由。

1982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央军委纪委对孙玉国的审查结果作了批复:经中央军委批准,同意专案组对孙玉国同志所犯错误的审查结论和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按正团职做转业处理。

1983年3月至1993年2月,孙玉国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301厂副厂长、厂长。

3301工厂是全国全军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全厂4000多人。

3301厂军转民的步子没有迈开,计划内的生产任务不足,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孙玉国就是在这个时刻调来的。

1983年3月,孙玉国到工厂上班的前一天晚上,彻夜未眠。当孙玉国以副厂长的身份来到工厂时,人们出乎意料地平静。一天深夜,下起了倾盆大雨,车间里变压器的屋顶漏雨了。副厂长孙玉国冒着生命危险,抢在夜班工人之前爬到屋顶,迅速覆盖了天花板,从而避免了重大事故。

后来,3301厂经济效益滑坡,工人们发不出工资,干部们想着调走。上级为了稳住大局,宣布由孙玉国主持工厂的全面工作。

孙玉国为了救活这个大企业,从东北到海南,从部队到地方,四处奔走,马不停蹄,废寝忘食地工作。孙玉国用短短的三月个时间,使生产正常地运转了,人心稳定了。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孙玉国走出了人生的低谷。1993年2月至1999年10月,孙玉国先后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进出口部总经理,经贸局总经理助理,经贸局副局长(副师级);沈阳金城电子大楼副总经理,晋城实业公司副总经理。

孙玉国在主持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的对外贸易期间,应用毛泽东思想和孙子兵法管理企业,经济成效显著:企业由开始时利润几万元,到最多时一年给军区上交上千万元利润。

1998年,孙玉国任副总经理的晋城实业公司是一个大企业,在全国有68个单位。后来该企业移交给地方,更名为晋生集团公司。这样,孙玉国就必须退伍。部队没有忘记孙玉国这个战斗英雄,经沈阳军区首长特批,他是惟一的把档案与人事关系留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按副师级转业的退伍军人。

(五)老军人退伍,再现英雄本色

2002年,满60岁的孙玉国退休了。如今,当年那个珍宝岛上英气逼人的孙玉国,已经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

孙玉国在任职于企业时和退伍后,坚持“四不”原则:不谈过去的英雄事迹;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不同意出版写他事迹的书籍;不进娱乐厅堂和洗浴场所。

孙玉国低调生活,热情待人,谨慎处事。然而,他出现在哪里,哪里的人们便热情欢迎这位昔日的英雄。

孙玉国作为解放军英雄的气质没有变,部队的作风没有变,优良传统仍然在他身上处处显现。他对退伍军人有特殊的感情,非常关心一起战斗的战友和烈士的亲属,为他们排忧解难。尽管他的收入不高,囊中羞涩,他还是经常资助生活困难的老战友和烈士家属。

1969年3月,珍宝岛战役后,国家建立了珍宝岛烈士陵园,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城东南部。这是专为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68位烈士而建立的。

在2002年的“八一”建军节之前,孙玉国与一群老兵和烈士家属回到了珍宝岛,并到烈士陵园为牺牲的战友们扫墓。他们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热情欢迎。在离开之前,孙玉国严肃地对中共呼林县委的领导说:“给我留个墓地。百年后,我会与我的战友一起守护在这里。”

孙玉国热爱生活。他喜欢与战友聚会,吃家乡丹东的红烧肉,大碗喝烈酒。在业余时间,他练习书法,还喜欢钓鱼。

右图是孙玉国书写的对联:“英雄气度天和地;仁者胸怀海与山”。

这幅对联正是孙玉国本人气度、胸怀的写照。

孙玉国转业以后,关于他的传说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一家西方小杂志报道说,孙玉国跳楼自杀;有传言称,孙玉国叛逃到苏联,被中国边防军打死;还有传言,说他在出差途中死于车祸。但是,不管谣言制造者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我们真诚地告诉人们:除了一点心脏病,孙玉国身体很好。

孙玉国源于平民,属于平民。虽然在年轻人的眼里,孙玉国的知名度不如一个三流歌手,但在知晓他的过去和现在的人民心目中,孙玉国是一个超级“国宝”,是真正的英雄,是值得中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