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李清云赞洪州老佛爷的文章与老佛爷的回复吴国发2025年3月23日内容提要:3月20日,维扬(扬州)李清云在“神州俱乐部”群发布古文《赞老佛爷兄》。随后,笔者吴国发用DeepSeek评价《赞老佛爷兄文》。22日,洪州(南昌)老佛爷写作《复李清云贤弟书》;李清云立即回复。本文对此过程作介绍,并公布四次往返的文章。关键词:古文 李清云 老佛爷 维扬 扬州 洪州3月20日,维扬李清云在“神州俱乐部”群发布古文《赞老佛爷兄》。这篇文章...
《赞生命长青》与《叹生命无常》吴国发,李斌2025年3月11日内容提要:3月10日,李斌在微信群“神州俱乐部”发布了一首七言律诗《叹生命无常》。我(吴国发)特赋七律《赞生命长青》,是为和诗。关键词:律诗 七律 人生观 乐观主义3月10日,李斌(网名“皇家一号库”)在微信群“神州俱乐部”发布了一首诗《叹生命无常》。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字句工整,文采飞扬,显示作者李斌同志具有深厚的古诗词功底,很高的诗词写作水平。我(吴国...
古今修身励志对联100幅吴国发2024年12月29日内容提要:这里收集了古今修身励志对联佳作100幅,按照对联的字数和创作者生卒年代顺序排列。关键词:诗词 对联 楹联 修身 励志这里收集了古今修身励志对联佳作100幅。绝大部分对联是已经逝世的古今著名人物创作的对联,或其文学作品(诗赋词曲等)中的句子;其中的12幅对联是编者吴国发创作的。古今著名人物包括屈原,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愈,颜真卿,杜甫,元稹,李清照,欧阳...
关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12幅吴国发2024年11月3日内容提要:本文从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开始,笔者吴国发撰写了12幅相关对联。关键词:对联 上联 下联 东林书院 成语 无情对下面是现悬于明代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幅著名对联: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天...
相思的九重境界——古诗词名句描述相思的程度吴国发2024年10月28日内容提要:古人认为天有九层,称“九重天”。关于相爱相思的古典诗词很多。笔者吴国发仿照“九重天”,把古典诗词描写相爱相思的程度分成九重境界。本文的每种相思境界都用诗词句子描述,并有相关诗词的全文。关键词:诗词 九重天 爱情 相思病古人认为天有九层,称“九重天”。关于相爱相思的古典诗词很多。笔者吴国发仿照“九重天”,把古典诗词描写相爱相思的程度分成九等...
贺好友吴国发教授八十大寿魏成阶(2024年10月22日)10月19日,吴国发教授跨过79岁门槛,进入80大寿。拜读了国发 同 志 的《满江红·八十咏怀》,颇有感触,遂赋七律一首,以表祝贺。一生奋战 功 勋 奇,八十驰骋我心知。回想挚友三五个,眼观先生唯一希。披荆斩棘来路险,扬 毛 批 修 前程崎。人生耄耋传薪火,期盼神州飘 红 旗。
满江红·80岁咏怀吴国发2024年10月19日内容提要:今天,我登上了80岁的台阶。回顾人生的旅程,感慨万千。于是,步岳飞的《满江红·写怀》韵,填写《满江红·80岁咏怀》。关键词:满江红 岳飞 诗词 人生今天,我登上了80岁的台阶。回顾人生的旅程,感慨万千。我想起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于是,我步岳飞词韵,填写《满江红·80岁咏怀》,概述了我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抱负。黑发无冠,凭栏处,雾霾初歇。抬望眼,环顾全球,风雷...
排律·人到晚年恰似秋吴国发2024年9月28日内容提要:在晚秋季节,联想人生的晚年,颇有感触,遂作七言排律一首,抒发我对人生的感慨和晚年的期待。关键词:古诗 排律 秋天 晚秋 晚年 9月22日是秋分。不知不觉,进入了晚秋。我把人生的中年确定为30岁至80岁,80岁以后是晚年。我的人生也过了中年,即将进入晚年。到了晚秋季节,联想人生的晚年,颇有感触,遂作古诗一首,抒发我对人生的感慨和晚年的期待。这首古诗基本上是七言排律,...
水调歌头·忆少年时期的中秋节吴国发2024年9月17日内容提要:这首《水调歌头》回忆60多年前的少年时期在家乡过中秋节的情景。那时,我的家乡农村自然风景很美丽,过中秋的节日气氛很浓。我们一家,父母和兄弟姐妹,人丁兴旺,生活幸福。关键词:诗词 水调歌头 中秋节 农村 家乡60多年前,我在江西省进贤县(现属于南昌市管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我家乡的村子是三里乡岗上村。那时,岗上村的自然风景很美:前面(南)有一个大池...
回忆儿童时期的夏季(诗歌)吴国发2024年8月7日内容提要:童年、少年时期我在农村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这首诗回忆童年的夏季。全诗共14行,28句。关键词:夏季 农村 儿童 农田 耕作 湖泊童年、少年时期,我在农村度过。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我们的村庄是江西省进贤县(现属于南昌市)三里乡的一个小村庄——岗上村,那时只有20多户人家。村庄的自然风景很美。在我的儿童时期,农村已经合作化。到我小学三年级时(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