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黄鹤楼
(附“黄鹤楼简介”)
吴国发
2025年7月16日
内容提要:作者吴国发曾经两次游览黄鹤楼景区。回想两次游览黄鹤楼景区的情景,以及黄鹤楼的宏伟、壮观气派,遂赋七律一首,并加6则注释。文章后面附有“黄鹤楼简介”。
关键词:七律 武汉 黄鹤楼 崔颢 龟山 蛇山
我曾经两次游览黄鹤楼景区。第一次是1986年5月,我在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从事武汉钢铁公司冷轧厂的自动控制系统项目,与同事游览黄鹤楼景区。第二次是1999年,我于9月下旬从美国回北京参加国庆50周年观礼,出席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然后去重庆,坐轮船去武汉,沿途游览长江两岸景点,与同行的爱人和美国朋友游览黄鹤楼景区。
回想两次游览黄鹤楼景区的情景,以及黄鹤楼的宏伟、壮观气派,遂赋七律一首,描述黄鹤楼。
七律·咏黄鹤楼
吴国发
崔颢诗踪百代悠,
桥架龟蛇大江流。
飞檐斗拱冠四海,
峻山高楼瞰九州。
云涌千里吞楚岫,
风起万古送吴舟。
莫道鹤仙无觅处,
乾坤浩气永驻留。
注释:
(1)“崔颢诗”指崔颢的《黄鹤楼》。崔颢(约704年-754年),汴州(今属河南开封)人,唐朝文学家、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桥架龟蛇”:长江大桥架在龟山(江北)和蛇山(江南)上。
(3)“冠四海”:在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中,论大楼的影响力,黄鹤楼第一。
(4)“峻山”,这里的“山”指蛇山。黄鹤楼建在蛇山上。
(5)“楚岫[xiù]:指楚地的山峰。春秋时期,武汉属于楚国的范畴。岫的本义是山洞。《说文解字·山部》:“岫,山穴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即用此义。岫的引申义是山峰。宋代李清照的词作《浣溪沙》有“远岫出山催薄暮”之句。这里指山峰。
(6)“吴舟”,指从武汉到长江下游的船只。春秋时期,吴国的首都在先后在今无锡市和苏州市,故“吴地”指太湖地区,无锡苏州一带。
附录: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性建筑。该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是“武汉十大景”之首。黄鹤楼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加上山东省烟台市蓬莱阁)之一,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1987年11月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1991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